南京市江宁区丹佛小镇幼儿园
古诗词《竹石》
班级:大三班 教师:白源源、汪洋
一、主题思路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精髓,是中国文化长河里的瑰宝。诗的语言,蕴藏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 诗的声音,演绎着不朽历史的风骨铿锵。为了增强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传承中华美德,我们开展了古诗词活动。《竹石》是清代画家郑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是一首咏竹诗,题于作者自己的《竹石图》上。诗中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精神,开头一个“咬”字,一字千钧,极为有力且形象化,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次句中的“破岩”更衬托出劲竹生命力的顽强;后二句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练与考验。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本次主题活动结合“一日生活皆课程”,由幼儿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现了小竹林的秘密,于是开启了对小竹林的探秘活动,从发现竹笋到探索周边小区的一个环境资源,孩子自己设计路线图,分组活动,让孩子作为负责人带领班级部分幼儿前去寻找竹笋,设计了本次活动的版本课程,劳动《挖笋》,美术手工,《竹笋娃娃》以及科学《有趣的竹笋》,以及语言活动绘本《小竹笋,长啊长》并且根据古诗词《竹石》的内容进行情景体验,让孩子自己设计社会《迷宫变变变,》在数学活动中进行《测量竹子》最后将主长大后的竹子做成竹竿舞的道具,并把这一探秘活动做成了版本课程。并且引导家长对活动的参与性大家共同出谋划策,设计剧本,以古诗词书写的背景为剧本的原因,起因进行设计舞台剧,并且以竹竿舞为舞蹈表演进行结尾。
二、主题活动预估时间
2022年5月1日---5月31日
三、主题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古诗词的兴趣,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2.初步学会朗诵古诗,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意义。
3.能够有感情的朗诵古诗词。
4.了解古诗中手法的运用,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古诗词的感受和理解。
5.尝试用配乐诵读、歌唱、舞蹈等方式学习古诗,激发吟唱古诗的乐趣。
6.知道冬天要保护好自己,做好保暖措施。
四、主题线索图
五、主题准备
(一)环境营造
主题墙:
以竹子、石头等为主题背景,加入了一些关于古诗词的版块。投放幼儿在彩排、排练、正式表演的照片。
展示区:
主题作品墙、主题墙。
班级环境:
以古诗词《竹石》创设古风主题背景,布置的班级环境。
(二)区域设置
区域名称 | 投放材料及指导要点 |
图书区 | 自制古诗词集《竹石》《唐诗三百首》 指导要点:安静看书并爱惜自己以及他人制作的诗集。 能够和同伴描述自己制作的诗集。 |
美术区 | 竹叶 胶水 指导要点:制作手工竹篮等。 |
益智区 | 探索路线 指导要点:能够自主选择游戏,游戏后放回原处。 |
表演区 | 古代服饰 头饰 指导要点:能够自主选择头饰或者服装进行表演。 |
建构区 | 我的设计本 竹林 指导要点:幼儿能够根据图片设计创作竹林。 |
照相馆 | 表演服装 指导要点:幼儿知道穿好衣服进行排队化妆和拍照。 |
(三)主要涉及领域及活动名称
周 次 | 教学活动 |
第一周 | 1.美术《竹笋娃娃》 2.劳动《挖竹笋》 3.科学《有趣的竹笋》 |
第二周 | 1.美术:手工《竹笋娃娃》 2.语言:绘本《小竹笋,长啊长》 3.音乐《竹竿舞》 |
第三周 | 1.古诗《竹石》 2.美术《竹之趣》 3.数学《测量竹子》 |
第四周 | 1.美术《竹衣变变变》 2.科学《幼儿园里的竹子》 3.健康《好吃的竹笋》 |
六、家园共育
1.请家长带孩子普及一些古诗词的知识。
2.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情景体验周围环境的竹林竹笋。
3.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准备主题调查表在主题墙上进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