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宁区丹佛小镇幼儿园
课程故事-《扭扭建构-故宫》
一、故事缘起:
在建构区小朋友们手里拿了搭好的物品跑来跑去。
“你们在干什么呀?”
“我们在保卫祖国。”
“那你们手里的是什么?”
“我们手里是武器。”
“我的是枪。”
“我的是长枪。”
“我的是茅。”
和小朋友们谈话中了解到原来小朋友们都特别喜欢故宫。想用搭建好的武器放在故宫前面当做防御工具。童童说:“可是我们故宫还没搭呢?”接着许杨莯说:“我们可以搭一个故宫。”
二、前期准备
1.在开始建构前,建构区的幼儿根据本月爱祖国活动中对于故宫的印象进行了设计图的设计。并对材料进行了规划。对比设计图他们进行了讨论。选出这次故宫建筑的设计图纸,并推选出许杨莯为这次建筑的负责人。
2.要想完成故宫的搭建,
我们这个团队需要怎么做?如何分
工合作安排?小朋友们讨论后进行
了初步的规划。
统计 材料分工 搭建 匠心改造。
三、搭建实录
活动一: 幼儿根据设计图进行搭建。
问题一:材料选择出现误差
许杨莯拿着设计图纸寻找材料,刘静童和李思勉在进行搭建。陆南山和杨俊毅站在材料盒的旁边问:“许杨莯,那我们干什么呀?”许杨莯说:“你搭故宫的屋顶吧。”接收到任务以后,小朋友们在分工进行搭建。陆南山把搭好的屋顶拿给许杨莯,这时许杨莯把屋顶放到李思勉那一组的地基上说:“这个连接不上,太大了。”陆南山说:“我们就是按照你的图纸搭的。”这时小朋友们出现了分歧。
由于在图纸中,幼儿并没有测量不同材料之间的长短关系,根据材料的形状进行了图纸的绘制。在组装时屋顶太大,故宫的“身体”搭的较小。出现比例不协调。 搭建搁置,小朋友们重新讨论材料的分配。静童说:“可以把正方形板换成黑色的正方形软板。”“陆南山拿过来试了一下”大小合适。
问题二:分工不明确
刘翘楚:“许杨莯,我干什么呀”
李思勉手里拿着材料和陆南山在玩打枪的游戏。其他小朋友在进行组装后的调整。
经过观察了解到,在组装后,刘翘楚、陆南山和李思勉不清楚自己接下来需要做什么。都在问许杨莯。之前分组搭建后就没有进行二次分工。
解决方法:教师作为游戏的引导者,可以适时地介入推动游戏的进展。经过提醒后许杨莯根据搭建的进程重新进行了分工。一部分小朋进行组装后的调整。另一部分的小彭玉负责运送材料。经过调整幼儿在自己的“岗位”上合作搭建。
问题三:故宫不稳
调整以后经过尝试故宫站不稳。刘静童说:“把下面的长板换成长方体”江树说:“可以试一试。”静童在故宫的左边,江树扶着故宫。许杨莯把长方体材料递给刘静童。刘翘楚和杨俊毅检查故宫右边的螺丝是否拧紧。 小朋友们合作搭建完成了故宫的雏形。
活动二: “软装”。
问题一:团队“吵架了”
许杨莯把手里的螺丝使劲的扔到了螺丝筐,然后脚一跺生气的走了。其他小朋友并没有发现他生气了。还在继续搭建。
和许杨莯谈话中了解到。建筑团队中刘静童想在故宫的旁边搭建楼梯,但是楼梯不太稳。他就搭了直升梯。许杨莯小朋友不同意它的搭建方式。他说:“故宫是古人建造的,是没有直梯的,只有楼梯。”但是刘静童继续搭建,他认为直梯很稳,所以许杨莯生气了。 经过两个人的协商最终讨论出直梯更稳,作为后加的设备放在故宫的旁边。
问题二:
李思勉说:“我想在故宫上贴一个国旗,代表故宫是中国的。”
许杨莯说:“那是天安门,天安门上有国旗,故宫没有国旗。”
江树说:“我和妈妈看了,故宫里面有树”
接着小朋友们在故宫的旁边进行了一些“软装”
经过小朋友们的软装,我们的故宫最终完成了。
活动三: 活动延伸
故宫搭建完成后路南山说:“我要做一个武器来保护故宫。”李思勉说:“我也要做一个武器,我来做长矛。”刘静童说:“那我来搭机器人吧,如果有敌人来机器人会告诉大家。”另一个活动也悄然的开始了。
建构游戏是幼儿园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有效地组织幼儿开展建构游戏,可促进幼儿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空间知觉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九月班级开展了《爱祖国》的主题活动,在主题活动中一起了解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以及中国特色建筑。幼儿把主题活动中了解到的特色建筑运用到区域中。《幼儿园教育指南纲要》中提出:“鼓励幼儿大胆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和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由于大部分的幼儿并没有实地去故宫的经验,在活动初期幼儿根据老师提以及家长在家供的视频和图片画出故宫的设计图。并根据设计图统计所需要的材料、协商、分工讨论中进行搭建。教师通过谈话、观察等方式与幼儿一起梳理建构中的内容以及遇到的问题。让孩子们做到心中有数,与幼儿一起建构的内容是孩子们所熟悉的、是他们自己想去完成的任务,目的性明确,幼儿参与性高。教师在此过程中是重要的支持者,应关注幼儿最近发展区,激发幼儿的潜能。
大三班
刘婷(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