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宁区丹佛小镇幼儿园
呵护孩子的眼睛
幼儿视力发育注意什么
1个月内:出生一周,宝宝的视力趋向于近视,可以把视力集中于 8 至 15厘米远的物体上,还能够用眼追随移动的物体。1个多月时婴儿能看清眼前15—30厘米内的物体,能注视物体了。
2个月:到了2个月时婴儿视觉集中的现象就越来越明显,喜欢看活动的物体和熟悉的大人的脸。能协调的注视物体,能区分颜色,但不能分辨深浅,在90度范围内眼球能随着物体运动,当有物体很快地靠近眼前时,会出现眨眼等保护性反射,注视小手5秒以上。
3—4个月:3个月时能固定视物,看清大约75cm远的物体,视力约为0.1。注视的时间明显延长了,视线还能跟随移动的物体而移动。对颜色很敏感,婴儿对色彩有偏爱,喜欢看明亮鲜艳的颜色,尤其是红色,不喜欢看暗淡的颜色。他们偏爱的颜色依次为红、黄、绿、橙、蓝等。
5—6个月:眨眼次数增多,可以准确看到面前的物品,还会将其抓起,在眼前玩弄。将手摇铃挂在摇篮或婴儿床旁边,当孩子不小心碰到手摇铃时,观察宝宝是否会因声音注意到某处有个东西。6个多月时,目光可向上向下跟随移动物体转动90度。这时候孩子的视力可达0.1,能注视较远距离的物体,如街上行人、车辆等。
儿童正常视力是多少
人们都知道成人的正常视力是1.5—2.0,那么,儿童的正常视力应该是多少呢? 刚生下来的婴儿,视力较弱,其眼轴较短,均为远视眼,以后眼球逐渐发育,视力也逐渐增加.
孩子在8岁以前眼球发育旺盛,8岁后减慢,直至25岁左右开始定型。
在常态下,孩子1岁时的视力为0.2,以后每长1岁,视力约增长0.2.孩子5岁时的视力应为1,0以上,8岁后应为2.0左右,14岁后的饱和视力可能达到3.0左右。1.0仅为正常视力的最低标准,1.5也不是最好的视力.
因此,如果10岁以上的孩子其视力仅为1.0的话,就应着手寻找防治视力下降的措施了。因为在这个年龄阶段应超过1.0才属正常,否则,到14岁以后有可能还要减弱,甚至成为极度近视.
建议:把年龄数乘以0.2之积作为学龄前孩子的视力参考标准。由于此参考标准是按年龄和眼球发育状况为依据的,因而也是科学的、合理的,也可以说是人人皆宜的。
凡视力低于年龄数乘以0.2之积的学龄前孩子都在防治之列。这样把防治的起点提高了,打出了提前量,防治的回旋余地就大了,难度就降低了。因为这时的眼球结构未有病变,屈光度尚属正常,做到了未病先防、无病早防,因而可以把近视消灭在萌芽之前。
6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