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舞台我做主
案例背景:
在幼儿园里,游戏是幼儿最基本的活动形式,表演区则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区域游戏之一。《指南》指出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在运用语言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因而开展表演游戏是增强幼儿的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和发展幼儿的再造性想象力、表现力以及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在我们班创设的表演区,为幼儿提供了便于取放的表演道具,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节目选择所需的道具,自主的去进行装扮,自发进行表演,目的是让幼儿喜欢参加表演活动并能大胆的进行表演,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乐趣。但是由于孩子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有时候想渲染某个情节却无所适从,因此需要教师对幼儿表演游戏进行正确的指导。
案例描述:
片断一:群飞乱舞
今天上了一节故事表演《三只蝴蝶》,上完课后正好是区域时间于是我就跟孩子们商讨今天表演区表演什么节目。妍妍说:“我们表演《小熊请客》吧!”子昊说:“我觉得我们可以表演《勇敢小兵兵》。”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执声越来越大,就在孩子们争论不休的时候,我笑着说:“孩子们安静,你们想不想听听老师的意见呢?”顿时所有的孩子的目光全部集中在我这,我接着说:“我们刚上了一节故事表演课,你们还记得吗?”“是《三只蝴蝶》”当当抢答道。我说:“那你们想不想表演这个故事呢?”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想!”说完孩子们就在叽叽喳喳的说着自己扮演什么角色,孩子们自主选择完角色之后就进入小舞台的化妆间开始挑选适合自己的演出服。我静静地坐在台下看着舞台上面的表演,蝴蝶们群飞乱舞,自己一会儿飞到东一会儿飞到西,不停的的煽动着翅膀,沉浸在自己的欢乐小舞台中。看到这样的表演状态我开始思考如何让群飞乱舞变成翩翩起舞。
片断二:今天停业,我来做导演
看了孩子们的初次表演之后发现孩子们缺乏合作表演精神,教师在表演区投放的表演道具、服装以及音乐要及时更新,于是我决定“停业整顿”教孩子们如何分配角色,如何进行合作表演。
区域时间到了,孩子们纷纷搬着小椅子进入自己喜欢的区域,表演区来了七、八位小朋友,她们开始忙活的选道具、挑选演出服、拿乐器······就在这时我站在舞台上宣布:“孩子们,今天咱们的表演区要暂时停业一下。”子昊问:“老师,什么是停业?”球球回答子昊说:“停业就是不能表演。”我回答“是的,球球说的很棒,为什么今天表演区停业呢?因为老师给表演区增加了一些东西,想看你们以后表演的更精彩,今天我想带你们认识一下我新带来的东西,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呀?”我想我这样的回答可能会勾引起孩子的好奇心,果不其然孩子们很好奇,异口同声的问:“老师你说的是什么东西呀?”“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三只蝴蝶》的故事吗?”我问。孩子们回答:“恩。”我接着问:“那你们还记得三只蝴蝶分别是什么颜色的?”子昊抢答到:“一只红的,一只黄色的,还有一只紫色的。”“你不对,你说错了没有紫色的,还有一只是白色的。”妍妍纠正子昊的错误。“还有几朵花呢?它们是什么颜色的?”我接着问。妞妞说:“有黄色的、白色的还有红色的。” 通过孩子的回答我感觉到孩子们对故事内容挺熟悉,于是我就开始向孩子们介绍新道具“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哇,好漂亮的蝴蝶翅膀”孩子们惊奇的说到。我紧接着拿出了自制的天气头饰和小花的头饰,孩子们对这些新的演出道具很感兴趣,一个个脸上露出了笑容。见机我化身导演开始安排角色了“孩子们,你们想带上它们吗?”“想”孩子们回答的声音很响亮,“谁来扮演小花?谁来扮演蝴蝶?”我把道具放下让孩子们自主选择,最后我看剩下两张天气的头饰没人选我就问阳阳和皮皮“你们不想参加表演吗?”阳阳嗅了嗅鼻子说:“我想演小花,我不想演这个,”我笑了笑说:“哦,原来是在这样啊,没关系的表演会有很多次,这次你没有演到花下一次你可以选择演,再下一次你就可以演蝴蝶,每个角色都演一遍你看是不是很棒!听了我的话阳阳和皮皮带上了天气的头饰。“你们准备好了没?”孩子们齐声回答:“准备好了!”我按了一下播放器,音乐响起来,舞台上三只蝴蝶一会一起飞到红花那,一会儿一起飞到白花那,再也不是各自乱飞了,舞台上的孩子欢快的舞动着翅膀,看到孩子们一起合作表演我这个导演很开心。
片断三:小小指挥家
像往常一样今天的小舞台依旧很热闹,子昊学着我的样子开始指挥今天的表演,子昊宣布:”今天我们演《三只小猪》。”子昊安排好角色便问:“猪老大、猪老二和猪老三用什么来盖房子?怎么盖?”它们一时拿不定主意,这时猪老大说:“没有稻草怎么盖房子呢?”猪老三对猪老大说:“你可以用生活区的毛线代替啊,毛线绕在薯片盒子上不就可以啦!”“那用什么盖木头的房子呢?”猪老大继续问道,“我的木头房子我用建构区的积木盖”猪老二回答着猪老大。这时候猪老三显得有些苦恼轻声的说到:“唉······我的砖头房子我该拿什么盖呢?”子昊对愁眉苦脸的猪老三说:“平时老师用来隔区域的盒子用砖头纸包的你可以拿来做道具呀!”猪老大、猪老二和猪老三分别把自己所需的道具。子昊指挥音响师开始播放音乐,观众们陆陆续续入场,所有的小演员也全部就位候场了。(清晨,天亮了!猪老大、猪老二、猪老三揉揉眼睛,伸个懒腰)猪妈妈说:“孩子们,该起床了,你们已经长大了,要独立生活,不能总是依赖着妈妈,你们要自己出去盖房子,自己住。”猪老大用毛线一圈一圈的绕薯片盒,忙的不亦乐乎;猪老二用建构区的积木做树枝,把简短的吸管当钉子,敲敲乐的小锤子有模有样地敲着小钉子;猪老三搬来砖墙,用切蛋糕的小刀有模有样地砌墙,大家各自在台上忙着盖自己的小房子,台下的小观众也聚精会神的看着表演这次的表演很完美的落幕了!
案例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教师要为幼儿创设愉快的、自发的游戏环境,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在片断一中,孩子们自己表演自己的没有与同伴合作交流,这是小班年龄段孩子的表现,没有老师的指导他们不知道分工合作,没有录音辅助他们会忘记台词,从而不能完整的把故事表演出来,久而久之孩子就缺乏自信并对表演失去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间接巧用方法引导孩子比如片断二中教师通过增加道具引起孩子想表演的欲望,借助录音让孩子顺利表演。借助谈话交流引发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想表演的欲望。然而表演游戏可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幼儿演的角色、使用的道具、场景虽然都是假的,但是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把它当真的,以角色的身份来说话、行动,这些都带有幼儿自己对人物的再创造,从而促进了幼儿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表演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学习运用语调、表情、动作去表现角色的形象和情绪,这对幼儿的语言及表演才能有着重要的作用。比如片断三子昊学着老师的模样化身小小指挥家在没有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下进行安排角色,幼儿之间也进行交流,这给孩子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机会,锻炼了孩子的合作意识也培养了幼儿与同伴表演的乐趣。在表演游戏中一旦幼儿的创造性成就欲望得到满足,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幼儿就会喜欢上表演游戏。自从创设了表演区,投放表演道具后,幼儿对表演、装扮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她们喜欢不同的造型变化。每天表演区都是如此的热闹,孩子们在里面挑选着喜欢的演出服和漂亮的装饰,每个人乐此不疲地呈现着自己的造型。
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宜的表演内容,选材是表演游戏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然而环节,必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宜的表演内容。投放适宜的游戏材料,注重个体差异,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然而表演道具是表演游戏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它能吸引幼儿,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意愿和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动手力、同伴间的合作力。因此根据游戏的发展需求及个体差异,提供不同程度的半成品材料,并进行不断地调整,使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获得发展。鼓励幼儿大胆表演,长时间的表演游戏,给幼儿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让那些害羞、胆小、不爱说话的孩子越来越自信,让他们主动与同伴进行交往。幼儿在表演中根据对作品的理解,运用已有经验可以进行创造性地表演。通过表演教师还可以展开一系列的有意义的生成活动,教师在了解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一起参与游戏环境的创设,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环境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学习彼此的经验,促进幼儿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让幼儿的能力在游戏中得到全面的锻炼和提高。而我们老师要做一个会思考有想法的老师,融入到孩子的游戏中去,去了解孩子的需求,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作为一名老师我们要教孩子方法,然后放手让孩子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