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进入江宁区丹佛小镇幼儿园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教育科研>>教师优秀论文案例>> 文章

浅谈幼儿创意戏剧剧本中关于音乐的选择和应用

发布时间:2017/9/21 16:26:57 作者:白源源 浏览量:1407次

《浅谈幼儿创意戏剧剧本中关于音乐的选择和应用》

       作者:白源源    江宁区2017年优秀教育论文评比   三等奖

内容摘要:幼儿园创意戏剧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融入了幼儿主动的参与过程,幼儿园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教师应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幼儿的自主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不断的积累。所以以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基础,增加教育内容,扩展幼儿学习和锻炼的直接经验,从而让幼儿以兴趣点为出发,加强练习和指导。

关键词:剧本、音乐、选择、应用

正文:幼儿园创意戏剧开展的关键在于剧本的创编,剧本是戏剧工作的开端,也是基础的工作当然,剧本中的创编内容首当其冲的是有关系的音乐的添加和应用,所以在激发幼儿在表演的过程中模仿的惟妙惟肖是有音乐的提醒和配合。音乐在幼儿小舞台表演中有了争光添彩的能量,对于班级环境的创设也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一、   围绕剧本的故事内容,选择有适合幼儿年龄特点代名词的音乐。

我们班级在小班的时候,表演过童话剧《小马过河》,虽然是里面的小动物不多,但是结合事先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受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的影响,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非常有限,他们往往会对倾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当然爱动爱玩,爱幻想,也是他们的特征。

因此要选择生动形象,富于情绪感染力的音乐不仅能够唤起幼儿的内心感受,还能够使他们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在为幼儿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利用自己的各种感官去探索外界中的环境,我们老师准备了,在河边和河水中有可能出现的小动物分别有哪些?请幼儿猜测并选择自己扮演的角色,并且为自己扮演的小动物出场时准备一段音乐可以让幼儿分组秀一秀小动物的经典动作。河水中有小青蛙、小金鱼、小蝌蚪等等,河边上有小蜻蜓、小蝴蝶、小兔子、小鸟等等,小朋友自己想象力可真够丰富的,在音乐的资料库中,可以选择的音乐有《小跳蛙》、《小鱼游啊游》《小蝌蚪找妈妈、《蝴蝶花》、《小兔乖乖》《小鸟小鸟》,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大胆创意,逐一尝试并找出适合的音乐,可以骑行的玩具小马,结合音乐《马蹄哒哒》,它的结构比较工整而且长度适中,我们老师将音乐作品与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所以敲定了,音乐中有比较清楚的节奏:哒哒哒,哒哒哒,请小朋友逢歌词的时候左手拉缰绳,右手举高挥动马鞭,同时头部的左右摇摆都是在音乐的引导下进行的。

当然,我们老师在欣赏和回应幼儿的哼哼唱唱,模仿表演等自发的艺术活动,赞赏孩子们独特的表现方式。所以小朋友在骑马时,首选音乐跟马有关系,所以在查找资料库时,我们老师发现了数十首马的音乐,撇开成人歌曲,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小班幼儿比较倾向和接近同龄人的声音更感兴趣,所以统筹观察下来,幼儿在后期的排练和演出中,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

二、   模拟舞台的活动现场,让音乐成为嫁接的桥梁

中班的艺术节上,我们班选定了一个剧本《三只牛与狮子》。当然,到了4-5岁的幼儿,他们对音乐的听辨能力有所提高,逐渐能辨别音乐中的不同变化,具体表现在倾听能力、感受能力、听辨能力的进一步加强,于是我们老师比较倾向于选择一些乐句、乐段之间有重复分音乐,比如一些AB结构的和一些简单的ABA结构的两段或者三段的音乐,所以就出现了下面的关于斗牛舞的音乐。

小朋友能够根据自己的观察,探究周围的人和物,比如通过老师对剧本的介绍,比较喜欢扮演三只牛,牛大哥、牛二哥、牛小弟。关于剧本中除了牛和狮子,当然还有故事情节的冲突,怎样制造这个冲突的场景呢?我们老师和孩子们也进行了讨论,了解和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者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有的幼儿说,我们可以和平常打架一样,你推我一把,我也来推你一把,也可以双手手心对手心,那样支撑着,经过反复的查找和选择,发现《西班牙斗牛曲》比较适合我们舞台上模拟的场景,于是我们老师截取了斗牛曲的前奏和第一段的音乐,来嫁接到我们现场三头牛与狮子周旋打斗的舞台表演效果。比如前奏中的:棒棒棒棒,是表示准备,双方对立状态,到了第一段音乐,牛和狮子交叉队形,又反复交叉队形进行,由2纵队变成了1纵队,然后又是2纵队,加上音乐的气势,扮演牛的幼儿和扮演狮子的幼儿在排练的过程中,不断的在强调队形的变化,并且力争和音乐的每一个节拍想符合。加上幼儿在倾听和表演过程中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在不断的发展,对音乐的创造性的表现能力也在不断的增强,经过定位的想象,联想,再通过舞台上的动作表现出来,增加了幼儿表演斗牛的真实性。

三、   把握剧本的核心思想让音乐起到了渲染的特效

大班的艺术节上,我们班敲定了一个关于孝道的剧本《卧冰求鲤》,纵观全局来看,突显温情戏居多,所以我们在查找音乐的时候,主要集中在比较抒情的钢琴曲和关于朗诵的背景音乐上。我尝试通过《小鲤鱼历险记》这首具有代表性、有着鲜明的主题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并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的乐曲欣赏,调动幼儿在音乐欣赏中的倾听、理解、思考、想象与表达等能力,依据音乐本身的特点对乐曲中人物角色、故事情节进行想象创编动作。

记得在王祥的亲生母亲去世后,我选择了比较悲伤的轻音乐《角卓》,每当排练时,小演员都是开心的登上了大舞台,无法表现出伤心的一面,于是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体验,为此次活动积累经验与素材,根据幼儿看到的生活经验,坐下来与幼儿倾听音乐共同确定表演的主题是喜庆和悲伤的,引导幼儿围绕主题展开想象进行艺术表现。经过不断的练习后,即使在嘈杂的环境,孩子们都能够在音乐的带领下,安静的倾听和观看舞台上在表演的幼儿,不知不觉中把你、我、他都拉进了故事中去了。

以及最后一幕,王祥的后妈看到王祥不计前嫌的为自己卧冰求到了鲤鱼,留下了悔恨的眼泪时,全体演员上台齐声朗诵诗歌《母亲》,我选择的背景音乐是《遇见你是我今生最美的事》,首先请幼儿熟悉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段,和重点词语和句子的集体朗诵以及个别朗诵,结合音乐分前奏、第一段、间奏和第二段音乐进行匹配。前奏给幼儿留出上台站好队形的时间,第一段是第三排幼儿先朗诵诗歌的第一段,间奏音乐时请第一排幼儿盘腿坐下,第二段音乐时请第三排幼儿先朗诵诗歌的第二段,并且第四排是家长集体摇动树枝进行谢幕。最后音乐结束时,大家原地不动拍个集体照,然后四列纵队集体下台。台上幼儿不由自主的把自己最好听的声音都送给了观众去倾听,当然演出的效果也是最棒的。

四、   延伸剧本中的主题活动,让选择的音乐成为环境教育的基础。

大班组中排练《滥竽充数》成语故事时,通过认识故事中的乐器:,小朋友和老师查找资料,找到如何做的过程和步骤,小朋友看图进行绘画,粘贴在主题墙上,在准备好材料后,大家分组进行制造,向大家进行展示,并且将多余的材料填充与主题墙,让小朋友在区域活动的时候能够动手操作和联系制作,结合幼儿的探索行为,充满着对完成一项任务的坚持性。

关于的了解和手工制造,我们老师又请小朋友去搜集关于发出声音的其他乐器,国家和地域不限,时间和空间不限,于是出现了小提琴、长笛、钢琴、古筝、大鼓等等,首先带领幼儿欣赏了各种乐器的音乐,了解其发音的特点,于是又结合《倾听不同的音乐,在音乐欣赏中,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探究,培养了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力,随着他们的音乐经验的不断丰富和积累,他们也能够感受和辨别较为复杂的同类音乐作品,并且也能够区别作品结构、情绪和风格上的细微差别,同时也能够对音乐形象鲜明的同类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和归类,同时能够用语言表达音乐上的感受能力增强了,并且能在音乐变化的过程中达到想象,肢体上可以控制对于音乐的理解和表现,这就成就了舞台上的表演活动。对于我们的小舞台活动的表现力增加了音乐的力量。这样看来,音乐不仅增加了我们班级主题墙的内容,也开阔了幼儿对各种乐器了解的视野。

总之,关于创意戏剧中音乐的选择和应用,是从主题思想所代表下的内容出发并且让音乐的出现配合辅助材料的搭配发挥出极致的作用,增加舞台表演的精彩,让表演成为孩子们生活中最大的快乐

IMG_20200321_165130.jpg

版权所有:江宁区丹佛小镇幼儿园

备案号:苏ICP备2021048345

苏公网安备 32011502010427号